打星消失,一個影視製作工種的凋零史

 

成龍成腕兒後,甄子丹將MMA結合進武俠片,吳京動作+主旋律。

環顧電影圈,隨著造星輕工業逐漸成熟,各品類的明星都在花式內卷,惟有打星,卷無可卷。

殘暴的A面是個人經濟發展。武行只能吃得青春飯,青春一去,飯碗不保。

至多走進新世紀,為吳京豎起大拇指,感嘆《披哥》裡的張晉趙文卓錯失了武打片的白銀時代,順道想起更年長的釋小龍,5歲出道少女成名,但他的打星路,沒有星途坦蕩。

作者|耳東陳

甄子丹幸得母親這一質問,勵志無法只做小小武行。

這就不得不提及殘暴的B面——行業瓶頸。

但一個事實是,這么十多年過去了,提及「打星」,現代人想起的依然是上世紀的那撥人——李小龍,成龍,劉德華,甄子丹。

即使後繼無人。

「打星」曾一度是華語女演員進軍荷里活的敲門磚。這份榮光,有天時地利的加成,也是多少代中國武術和戲曲傳承的結果。

這是甄子丹17歲返回于占元的音樂學院去劇組做武行後,他母親問他如果。

60歲的甄子丹依然在打,但這個打星是電影票房保障的時代,卻不再了。

這話很殘暴。

編輯|吳懟懟

「我60岁了,还能靠做饭讨生活,你到60岁的时候还能打吗?」

文章標簽   披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