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肖申克的救赎》:在這社會中,我們也能給他們挖一個通道

 

其二,蒂姆在他們沒有“準備”的情況下,不由辯說便被關入拘留所。我們絕大部分人,一路從小到大,在雙親的呵護和純粹的大學校園中成長,也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,就被拉到了社會。蒂姆的拘留所生活,並非他願意的,我們絕大部分人的職業,也本並非我們想要從事的。蒂姆在拘留所中面臨的困難和挫折,我們在社會中,同樣要面對。面對煎熬、打擊和一個個孤寂的夜裡,蒂姆給他們挖了一個通道,最終,通往了他想要的自由。

昨天重溫了整部經典電影,感覺好的東西總是這種,每一次的接觸都會贏得相同的認識,大概是因為人總是在發生改變,我希望那個發生改變是向下的,是積極主動的,是基於境界的提高,是基於科學知識實戰經驗的多樣。整部經典作品已被許多人抨擊過,細數其關鍵詞,體制化、自由、希望、意志力、信念等等,那些關鍵詞或者該片在電影史上經久不衰的其原因。

最後,整部影片裡頭,最突出的對立就是蒂姆對自由的極其渴求與肖申克的小黑屋,用推落外牆的可能將換來一個上午的外牆啤酒會,更是用肖申克有史以來的最嚴重的懲處,2個月的小黑屋,換來了小几天的飛揚在肖申克上空的音樂創作,這或許可能將對他的逃生計劃導致非常大的磨難,但他仍然如此,為什么?音樂創作的力量,自由的力量,希望的力量。而這一切,與肖申克殘暴的管制形成強烈的對比,成為希望是件好東西這句話最強有力的註釋。

而我們絕大多數人,最終,卻只能成為老布。整部影片給我們的啟示是,在這社會和人生中,我們也可以給他們挖一個通道,總有一天,是可以獲得我們想要的自由,通往那片屬於我們他們的迷人沙灘。再者,布魯克在肖申克度過了大半輩子的人生,在拘留所裡出任書刊員,相對於其它公益活動空間只有幾萬平方米的囚籠獄友,他是自由的,他可以在整個拘留所裡走動,免於和夜空之間的鐵欄。

但他並不自由,他在被減刑後難以適應肖申克之外的生活,如迪克所言,他早已被體制化了。他的人生一直處在一種被強制的狀態。他能決定送不送書,送什么書,但他只能送書。他儼然成了一個黑奴,肖申克的黑奴,他不具備選擇他們宿命的基本權利,所以,歲月也偷走了他發生改變他們宿命的能力,這也是他最終選擇完結他們心靈的其原因。絕大多數人會在種種壓力下被迫去發生改變他們的心態和想法,肖申克拘留所中的犯人們是這種。

在現實生活中為的是生活拼搏闖蕩的現代人也是這種,但也正即使有人意識到這一點,而且才會有蒂姆的發生,在這兒蒂姆並不單指電影中的人物,而是指這些存有於我們身旁,為的是自己的夢想和意志一直苦苦堅持的人,他們在困局中不斷尋求出路,逆著風往前走,直至最終成功,便是有了這少部分人的存有,才能夠負面影響絕大部分的“囚徒”,正如電影最終迪克在蒂姆的負面影響下最終通過減刑考評一樣。

《肖申克的救赎》:在這社會中,我們也能給他們挖一個通道

文章標簽   肖申克的救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