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《易经》坤卦的角度解讀,王祖賢飾演的小倩,為什麼成為了經典?

 

假如這種一個配角,讓從骨子裡都很柔弱的中森明菜來飾演,剛開始還好,但到了最後難免會很多平平,而且眉宇間帶著一絲英武氣的王祖賢,最終將那個看似柔弱,只不過是女中豪傑的聶小倩詮釋成為了經典。

《义盖云天》公映於1986年,第三年就是《倩女幽魂》,在這三部電影中,奪槍直追壞人的港生,與勇於冒著魂飛魄散救書生的聶小倩,是多么驚人的相近。原先柔弱被世道欺壓的她們,都在忍無可忍的時候選擇了與宿命抗爭,這時候周易坤卦爆發出來的英武之氣(陽剛之氣),甚至秒殺的很多男兒。

聶小倩的被救,其本質上是一場自救

正所謂物極必反,即就是倡導順從的坤卦,在滿是柔弱的背後,只不過還有一份陽剛的另一面,而王祖賢眉宇間的英武之氣,正好將這股力量較好的彰顯了出來。王祖賢的母親就是一名橄欖球選手,受母親負面影響,上學時的王祖賢就是校橄欖球隊的成員,與許多人想像中的男子柔弱相同,王祖賢自小便有一股英武之氣。

山勢坤:君子以厚德載物

上世紀初的香港電影誕生了許多經典,其中1987年公映的《倩女幽魂》就是其中之一。在整部片中,張學友和王祖賢完美詮釋了女鬼聶小倩與書生寧採臣的愛情故事,書生的痴情,女鬼的動人,迄今依然是很多人內心深處難忘的經典。

返回《倩女幽魂》的故事情節中,我們會發現聶小倩最初只是一個被草草安葬在異鄉的心疼之人,淪為孤魂野鬼後,迫於邪祟的威脅,成為了被操縱的爪牙。從這兩層轉變中能窺見,這時的聶小倩彰顯了順從的另一面。便是出於這種的人物設定,《倩女幽魂》的編劇張徹最初心目中的小倩飾演者,是韓國當時很紅的女歌手——中森明菜。

但在《倩女幽魂》最初選配角的這時候,王祖賢差一點就與那個配角失之交臂。原來無論是編劇程小東,還是製片人張徹都曾指出王祖賢並不適宜聶小倩那個配角,其原因是濃眉大眼的王祖賢看上去很多英武氣,與女鬼柔媚的個性不符。但在船伕認為,便是王祖賢這股英武氣才能夠真正演繹出聶小倩那個配角,但是也很合乎《易经》中象徵男性的坤卦價值觀。

龍戰於野,其血玄黃。

在《易经》六十四卦中,坤卦與乾卦相對應,乾卦為四個陽爻,代表天,引申為女性,四個陰爻,代表地,引申為男人。相較於起關鍵作用的乾卦,坤卦更多特別強調的是輔佐和順從,即使無論一個社團還是一個社會,都不可能將所有人都說得算,既要有領導,也要有協助其做事情的人。所以領導的立法權大,所要擔負的職責也就越大,忍受的信用風險同樣也非常大。

特別是在其入行後參演的《义盖云天》中,王祖賢飾演的偷渡男子港生原先處處委曲求全,直至最後被壞人侵害後,取而代之的並非尋死覓活,而是掏出了身旁的步槍,將壞人逼的奪路而逃,最後死於港生搶下。

無論是道法高強的燕赤霞,還是滿口仁義道德的書生,在明知蘭若寺有鬼後都沒要想去主動營救那些心疼她們,而是選擇袖手旁觀。是聶小倩在看見書生不為才色所迷後,便大膽的將邪祟的計劃全盤托出,不僅知會了真相,還給出瞭解決辦法,以此相求書生將其遺體送回故鄉安葬。

2020.5.12(晚)

從始至終一直順從於霸權的聶小倩,在最後選擇了抗爭,這份爆發出來的力量是極為可悲的。她不能不曉得這種做的後果(至少也是魂飛魄散),但卻仍然義無反顧,相比較小倩的這份決絕,即便是自詡俠義的燕赤霞也要弱上幾分。

《倩女幽魂》的故事情節來源於《聊斋故事》,儘管經過張徹等人的翻拍,影片中的許多情節已經與原著有了非常大差異,但兩者有一點都驚人的相近,那就是促進整個故事情節經濟發展的都是聶小倩。

不得不說張徹的眼光確實有獨到之處,中森明菜剛出道沒多久便大紅大紫,並曾一度被指出是山口百惠第三。藉由現存的圖像資料能窺見,中森明菜的個性中哀婉帶著幾分悽楚,確實很合乎聶小倩的悽慘身世的人設。但假如小倩僅僅是一個被宿命玩弄的心疼人,想必也不能成為經典,真正讓人為之動容的更多是聶小倩在遭遇一連串的打擊後,依然勇於向宿命抗爭。

《倩女幽魂》的故事情節表面上看是書生與俠客在救女鬼聶小倩,但其本質上只不過是聶小倩的一場自救,是一個從被剝削,被壓迫後憤然起來抗爭的過程。這時的聶小倩出去了往日的柔媚,取而代之的是花木蘭般的大無畏思想。

坤卦中從最開始一直在特別強調輔佐和順從,但這第六爻的爻辭卻是:龍戰於野,其血玄黃。從這八個字中不難看出其中的抗爭性,其威勢甚至都不弱於乾卦中的龍,而這點與《倩女幽魂》中小倩最後的宿命也相仿。

文章標簽   易經 倩女幽魂 義蓋雲天 聊齋故事